工作之窗

《贵州日报》党风廉政专刊:坚守政治监督职能定位 突出巡视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和联系群众纽带功能——十二届贵州省委巡视巡察工作综述
时间:2020年11月26日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浏览量:

● 省委第十轮巡视到年底拟完成——

对249个党组织的巡视工作,巡视覆盖率达89.89%,全省巡视巡察工作正有力有序推进

● 目前——

市州党委巡察党组织962个,覆盖率达95.82%,省直部门(单位)巡察有效推进

县(市、区)党委巡察党组织6761个,覆盖率达89.61%;巡察村(社区)党组织15762个,覆盖率达88.92%

全省共巡察贫困乡(镇)506个,发现扶贫领域问题5618个,问题线索1582件;巡察贫困村6694个,发现扶贫领域问题17702个,问题线索1886件

深化贯通融合

突出巡视巡察主动性、深入性、融合性特点和综合监督平台作用,统筹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与各项监督贯通融合,实现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省一盘棋,提升监督效能。

坚持上下联动贯通,完善巡视巡察工作格局。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政治巡视巡察、构建上下联动一体推进格局的意见(试行)》,推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八联八强”工作模式,实现同行同向、同频共振。在省委第八轮、第十轮巡视工作中,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对省市县三级由同级党委常委或领导担任主要负责同志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开放创新平台开展巡视巡察“三级联动”,强化队伍联建、信息联享、成果联用,实现巡视巡察同向发力、“双剑合璧”,提升监督效果。贵阳市采取“市县联动、县间推磨交叉、大组带小组”方式,同步巡察6个与脱贫攻坚工作关联度大的部门,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发现问题较同轮常规巡察增加10%。

强化内部融合贯通,持续强化“三不”一体推进。坚持把巡视巡察作为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四项监督”贯通融合的重要“练兵场”,建立健全巡视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巡前突出信息沟通、巡中突出手段支持、巡后突出整改监督,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贯通融合具体化常态化,持续构建“三不”一体推进体制机制。黔东南州巡察州直机关工委,巡前,巡察组会同纪委监委有关内设部门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分析研判有关情况;巡中,通过边巡边移问题线索,及时跟进处置、循线深挖核查,促使该工委原书记蒋某主动投案;巡后,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该工委抓好“一案一整改”,组织县市和州直部门全面开展自查整改,在巡察实践中推进“四项监督”贯通融合。

推进外部协同贯通,带动各项监督互融共促。坚持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起来,建立巡视巡察机构与组织、宣传、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以巡视巡察为主要平台,推进巡视巡察监督与各项监督有效融合、互促共进,持续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铜仁市探索推进“巡审结合”“巡审贯通”,巡察、审计联合进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线索信息共享,发现该局原局长张某某涉嫌严重违法的问题线索,及时按程序移交监察机关调查,最终,张某某受到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助力脱贫攻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中心大局,推动巡视巡察切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向基层延伸,全力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聚焦扶贫领域,高位谋划推动。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巡视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在市县巡察工作中突出“三个聚焦”,明确监督重点向脱贫攻坚聚焦、力量向脱贫攻坚倾斜,紧盯各级党组织职能责任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情况,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地、工作落细。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推动巡察向乡(镇)、村(社区)延伸,做到贫困乡(镇)、贫困村先巡必巡,通过发现问题、推动整改。

紧贴基层实际,活用方式方法。坚持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重点巡视巡察什么、纠正什么,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关注重点,把群众路线贯穿巡视巡察工作全过程,盯重点、奔一线。张贴巡察公告,深入村寨、深入群众,通过谈话、信访、下沉调研、走村入户等方式,和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零距离听取意见建议,拓宽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推动短平快方式解决问题。针对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村寨群众不熟悉汉语的实际,黔南州等地创造性地开展“双语”巡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宣传党的政策和巡察工作,主动贴近群众、融入群众,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解决民生实事,回应群众关切。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巡视巡察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聚焦发现和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难点痛点堵点断点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六盘水市提级巡察发现某村人饮工程方面问题,统筹由主管部门在全市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整治,推动22.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黔西南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巡察发现“两个责任”不到位、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等方面问题162个,督促推进整改,促进政策落实、项目落地。铜仁市对德江县砥潮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推动解决该镇砥潮社区没有路灯、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巡察“探照灯”促进一盏盏路灯亮起来,有效解决群众所急所盼。

用好巡视巡察成果

抓好巡视巡察成果运用,把整改和深化标本兼治有机结合起来,放大巡视巡察成果运用效应,使震慑遏制治本的利剑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中得到彰显。

严肃反馈交办,推动整改落实。紧盯整改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探索“集中反馈+单独反馈”“集中交办+边巡边移”等方式抓实问题反馈和线索移交,强化利剑震慑、传递整改压力、落细整改责任,健全巡视巡察整改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推进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问题线索办理。目前,全省巡察反馈的201508个问题,已整改171064个,整改率84.89%,其余问题正在持续整改中;移交问题线索23328件,党纪政务处分4487人,移送司法机关216人,持续彰显巡视巡察利剑震慑效应,推动净化优化政治生态。

狠抓日常监督,强化以督促改。坚持强化以督促责、以责促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建立巡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工作实施办法,从巡视巡察反馈之日起启动监督程序,加强对整改情况报告审核,强化跟踪问效问责,倒逼巡视巡察整改责任落实。遵义市出台巡察整改成效量化评估办法,制度化推进巡察整改成效评估。毕节市出台巡察整改专项检查工作暂行办法,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巡察整改不力的7名党员领导干部给予处分,释放不抓好整改就要被问责的强烈信号。

着眼标本兼治,助推深化改革。针对巡视巡察发现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等深层次问题,纳入各级改革事项,采取改革办法予以破解,促进标本兼治、长效常治,推动巡视巡察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安顺市针对巡察发现3家市管公立医院支付超劳务费、激励性绩效不规范、存在规避个人所得税风险的问题,由行业主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指导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针对体制机制层面问题,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并举,督促市县各级主管单位和被巡察党组织建立修订制度机制40629项,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质增效。

【巡察故事】

毕节金沙县:湖晏河清显明镜本色

“巡察组一来就解决了我们的烦心事,现在湖边垃圾成堆、湖水发臭的现象再也没有了,大家茶余饭后休闲散步又有了好去处咯。”

日前,当毕节市金沙县委第三巡察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位于该县岩孔街道金白社区的明镜湖,湖面水质清澈,湖岸绿树成荫,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正在湖边散步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就在两年前,由于历史原因和社区疏于管理,明镜湖湖面长期漂浮着生活垃圾、枯叶、水草,湖水时常散发出刺鼻的恶臭让周围群众苦不堪言,成了名不符实的“浑水湖”“臭水湖”。老百姓多次反映湖水污染问题,岩孔街道干部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群众怨声载道。

2018年,金沙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发现并反馈明镜湖存在严重污染问题后,岩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专门成立明镜湖生态环境整改专班,改建排污管道,湖底清淤1万余立方米,对湖面水草、垃圾等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对相关部门和干部进行约谈。同时,成立明镜湖自管委员会,吸收社区居民成为管理员参与明镜湖环境卫生治理,安排公益性岗位每天对明镜湖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和监督。

如今,两年过去了,明镜湖的湖水越来越清,湖中鱼虾成群、野鸭出没,湖岸的休闲步道、围栏、垃圾桶等设施一应俱全,群众参与明镜湖治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居民经常来湖边散步、锻炼、摄影。昔日的“臭水湖”变成了群众的“游乐园”,群众自发敲锣打鼓为地方政府送来牌匾,对明镜湖整治成效表示肯定和感谢。

“巡察工作不仅美化了我们的人居环境,也让我们的心境更加敞亮!”金白社区居民满意度大大提升。走过湖畔,此时的明镜湖如一面嵌入人心的明镜。

安顺普定县:巡出致富支撑产业 改出乡村治理示范村

“白旗韭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是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响当当的致富产业。走进村里韭黄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锄草、培土、套筒、收割、包装……一切井然有序。然而这块“金字招牌”却一度蒙尘,那时的村里,成片韭菜无人管理、杂草丛生,产品卖不出去,韭黄这个“黄金产业”一度“黄”了。

“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这是十二届省委2018年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专项巡视时对普定县白岩镇反馈的问题。

白岩镇党委切实扛起巡视整改责任,认真开展问题原因自查。原来在2014年,韭黄村由原白旗、打油、新寨、田坝4个村合并后,地广人多,管理跟不上,加上干部思想作风不到位,导致韭黄产业逐渐凋敝衰亡。

镇党委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之基层党建这个关键,优化新建4个党支部,组织村民到先进村参观学习,请专家培训韭黄种植技术。建立实践站,采取“双岗培育”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整改,新的支部不断发挥作用,村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前软弱涣散、推诿塞责现象一扫而光,产业发展起来了,金字招牌擦亮了,老百姓富起来了,干群之间的凝聚力也加强了。

如今全村韭黄已达5600余亩,年产值1800余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带动贫困户409户1632人脱贫。韭黄不仅“出省”更是“出国”,远销马来西亚,真正实现了“黔货出山”。

韭黄村党委趁热打铁,举一反三抓巡视巡察整改,及时将党组织建设的整改成果转化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强大动力,扎实做好“当下改”与“长久立”的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先后探索“四驻四联”模式,织密为民服务组织网;制定“红绿灯”条款引导村民革除陋习、崇德向善;完善“一约六会”制度,扩大村民民主自治效果……持续深化巡视巡察整改,不断地举一反三,问题逐个销号落实,韭黄产业在整改中不断发展壮大,韭黄村逐步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迈进。

如今的韭黄村,因其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示范效应,又多了一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遵义正安县:跑风漏雨的房子维修好了

“感谢巡察组的帮助,我的房子维修好了,厕所也能正常使用了。”一见着巡察组的同志,正安县瑞濠街道小米庄居的脱贫户徐世贵十分高兴。

厕所不通水、房屋漏雨,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让徐世贵很烦恼。之所以能及时得到解决,离不开巡察组背后的努力。

2020年10月,正安县委第八巡察组对小米庄居开展常规巡察,在徐世贵家走访时,巡察组对“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实现情况进行逐一核查,在对徐世贵家的房屋进行全面“体检”时,发现他家虽然有厕所,但不能正常使用,新建的一间房屋也存在跑风漏雨情况。

巡察组深入了解到,徐世贵家是2017年的危房改造户,因人口增加,原有住房面积不够住,2019年,申请在旁边增加了一间房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入夏以来,连续几次暴雨,导致该户厕所的水管受到毁损,新建房屋的屋顶也受到影响,开始出现跑风漏雨情况。

街道办、居委会要求农户申报受灾情况时,徐世贵认为这属于小事,便没有申报情况,居委会干部在排查过程中,也未及时发现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徐世贵家房屋渗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住房安全是‘三保障’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群众的直接利益,必须立即整改到位。”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经过组务会认真研判,巡察组将其作为边巡边改的问题移交街道党工委立即进行整改。

收到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后,街道党工委立即成立工作专班着手整改,并举一反三组织各村居对照该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对排查出的类似问题立查立改。同时组成监督检查组跟进整改情况,深入各村居督导自查自纠工作,严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问题,确保整改实打实开展。

“这次巡察经历让我感受到,巡察工作要走进人民群众,要深入基层一线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要在整改上下足功夫,促进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职尽责,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安县委第八巡察组的同志在谈及巡察工作的感受时由衷说道。


分享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