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广角

扶贫故事|誓让群众住新房
时间:2019年10月15日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扶贫故事|誓让群众住新房
图为田焱(右一)走访正在建新房的汪发先

  “以前我儿子回来都是睡牛圈,如今田主任帮我们建起了新房,又给我儿子找到了工作,现在儿子交了女朋友,还说过年要带回来……”谈起这近年来家里发生的变化,遵义市桐梓县楚米镇高山村六组村民汪发先笑开了花。

  汪发先口中的田主任,是桐梓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田焱,自2015年起,就负责结队帮扶汪发先户。

  “高山,一听到这个名字给我的感觉就是偏远落后.....”在回忆接到帮扶任务之初时,田焱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次到汪发先家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间陈旧发黄的低矮干打垒房,屋顶漏雨,四面通风,不到一米宽的泥土院坝上杂物堆放凌乱,全是稀泥,无从下脚。

  虽然心有准备,但看到眼前的一切,田焱还是愣住了。

  “房屋不安全,帮扶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住房。”破烂不堪的房屋让田焱找准了帮扶方向。

  “你们有新建房屋的打算吗?”田焱试探性问道。

  “小伙子,修房子我不懂又没钱,你跟我儿子成绍焱讲嘛,他在牛圈里睡觉。”汪发先告诉田焱。

  “在牛圈里睡觉!这都快中午了,还在睡觉?”带着震惊和疑惑,田焱跟着汪发先来到一间堆满杂草的牛圈旁。

  正午的阳光透过圈顶照进牛圈里,二十出头的成绍焱在这个特殊的“卧室”里睡得正香。

  “因为只有一个房间,铺不下床,他回来就只有睡在牛圈里。”汪发先向田焱介绍到。

  成绍焱被谈话声惊醒,睡眼惺忪地从杂草堆中爬起来,懒洋洋的和田焱打了个招呼。

  田焱开始和他闲聊起来,在聊天中得知,成绍焱平时在当地务工,但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入没有保障,更没有积蓄。

  “修什么房子哦,我没得钱得,而且修房子那么大的工程,不是三天两天就修成的,我不得行。”一说到修房的事情,成绍焱掉头又回牛圈睡觉去了。

  看来,不只是经济上的贫困,思想上的“贫困”也同样存在。第一次上门走访不但摸清了该户“病根”,还让田焱找准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眼前,解决住房问题迫在眉睫,要解决住房问题,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因为“没得钱”是成绍焱不修房子最冠冕堂皇的借口。

  随后,田焱经向镇村建服务中心了解,像汪发先家的情况,申请危房改造国家可能补助3.5万元资金。但想到该户一贫如洗,单靠政府补助的3.5万资金肯定不够。于是,田焱不仅解囊相助,还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化缘”筹款1万余元解决了资金缺口后又再次去找成绍焱。

  “修房子太麻烦了,我又不懂,不得行。”成绍焱虽然没拿资金当借口了,但还是不愿建房。

  为了清除成绍焱思想上的“拦路虎”。田焱不厌其烦天天往成绍焱家跑,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带他到其他建房现场观摩,参观已建好的房屋。在看到昔日住房破烂的邻居住上了亮堂堂的砖混房,又了解到建房并非想象的那般复杂,成绍焱心动了。

  见此情景,田焱及时承诺在建设过程中自己将帮他监工,联系施工材料等事项,成绍炎便同意了将房屋拆除重建。

  建房过程中,田焱说到做到,常常到施工现场查看,帮助挖基础,运砂石水泥等,看到田焱为了自己的事情不辞辛劳,原本只在边上看的成绍焱主动参与,渐渐地,打杂、购买材料等事情都慢慢精通了。

  “成绍焱,你都可以当师傅咯。”邻居们半开玩笑半肯定的对成绍焱说道。

  2016年11月,房屋全面建成,母子俩开开心心的住进了新房。

  看到汪发先母子搬进了新家,田焱心情异常高兴,但看到成绍焱到了成家的年纪却没有固定工作,田焱又坐不做了。

  在多次与人社部门和工业园区企业联系后,2017年新年刚过,就在一家企业为成绍焱找到一份工作,收入稳定了,汪发先家的各种家具家电也一天天配齐了。

  “田主任,感谢你帮助我们修了新房,为我找了工作,我一定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看到成绍焱发来的短信,田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桐梓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