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要闻

聚焦纪委全会十三届县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⑧
时间:2019年03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从严加强自身建设 锻造纪检监察“铁军”

 — —十三届县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⑧


打铁必须自身硬。对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提出了更严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就是党内的“纪律部队”,干的就是监督的活、“打铁的活”,在是非对错面前,要坚持原则,敢于亮剑,敢于动真碰硬,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有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

如何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也是此次县纪委全会受人关注的焦点。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要带头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内控机制,经常打扫庭院,清除害群之马,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这一要求,为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报告指出,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锻造纪检监察“铁军”。坚持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勇气,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健全内控机制,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严肃处理。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要增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立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通悟透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提升认识,牢记使命初心,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培育新素质、塑造新形象,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考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智慧、业务能力和身心素质,要想履好职尽好责,必须“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

报告指出,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提高站位,通过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练足“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水平,确保所办每一起案件都是“铁案”。

“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报告折射出,过硬的队伍不仅靠关爱信任培养,更需严“管”,必须把严的要求、严的纪律、严的措施、严的管理,贯穿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始终,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各项决策部署,讲纪律,顾大局,强素质。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没有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制度应起到制衡的作用。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要把自己摆进去,将自我约束同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把监督执纪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常言道,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纪检干部手中的权力也不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纪检干部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党中央肯定,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打铁的人,必须是铁打的人。”然而,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对腐败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对于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的,同样受到严肃处理。

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对于“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中纪委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给纪检监察机关定制度、立规矩,让纪检监察干部戴上了“紧箍咒”,筑牢“防火墙”,既是工作标杆、又是工作戒尺,既是工作遵循、又是工作指引。

同时,加强对“八小时外”的监督约束,管好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及子女,常敲“枕边钟”,当好“守门员”,筑牢反腐家庭防线,目的就是解决“灯下黑”的问题。

《规则》的制定,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更高的纪律要求和工作要求,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以最严格的要求锤炼自己,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淬火成钢,当担起人们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重任。

始终坚持刀刃向内,经常“打扫庭院”,向不担当、不负责者开刀,向不忠诚、不干净者亮剑,对以案谋私、说情抹案、办人情案、跑风漏气等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的“零容忍”,坚决防止“灯下黑”。

用铁的纪律锻造纪检监察干部的过硬素养,严格约束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真正让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担当尽责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满意,打造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纪检监察“铁军”。(唐义长)





分享到:5